虎年虎力全开
冲冲冲!
开年以来
知识城
多个新项目提上日程
各个工地建设热火朝天
重大工程项目稳步推进
研发机构再获点赞
视源电子总部及智能制造基地动工建设项目总投资33亿元,预计达产产值100亿元。将主要用于工业4.0智能主控板卡生产、智能交互整机生产、显控产品中试研究、电子新技术及软件信息研发、机器视觉和深度学习算法业务等。

视源总部扩建项目效果图
“从前我们更多在微笑曲线的两端布局,一手抓研发,一手抓营销。从此次项目开始,我们会更多地涉足智能制造,抓住产品从创新到产业化之间的关键环节,研究工艺制造的标准。”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吴成玲说,“这一个项目也是我们品牌推向全世界的一个出发点。”
视源交互智能显控产品智能制造基地效果图
兴森科技
兴森科技FCBGA(倒装芯片球栅阵列)封装基板生产和研发基地落户知识城湾区半导体产业园,总投资约60亿元,计划建设年产能达2.3亿颗FCBGA封装基板的智能化工厂。

湾区半导体产业园效果图
落户知识城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园的艾佛光通滤波器生产研发基地,总投资30亿元,将建设滤波器生产线。
康方生物
康方生物由夏瑜博士领军的资深海归博士团队创立,本次参与集中动工的康方临床研究与运营全国中心和康方中新知识城科技产业园项目,分别位于广州国际生物岛和知识城生物医药园区,总投资11.5亿元,达产后营业收入约15亿元。

康方中新知识城科技产业园效果图
达安基因
达安基因知识城工厂项目位于知识城国际生物医药创新园内,总投资10亿元,预计达产产值10亿元,项目建成后将用于研发生产骨骼、肌肉和关节疾病全新药物基地。
镇龙站场站综合体项目
镇龙站场站综合体项目探索轨道交通场站综合体(含车辆基地)合作开发路径及运作模式,合作推进轨道场站周边土地开发。
智慧工地建设忙
“玲珑云塔”雏形现
航拍世界气象中心(北京)粤港澳大湾区分中心项目施工现场
世界气象中心(北京)
粤港澳大湾区分中心
项目工期:2021年7月28日举行开工奠基活动,预计2022年年内完成主、副楼的结构封顶。项目进度:2021年8月完成临时项目部建设,9月上旬工人进驻,施工、设计、监理等单位通力协作,12月底前相继完成主副楼桩基、地下室结构等。意义: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中国气象局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气象发展规划(2020-2035年)》。其中,世界气象中心(北京)粤港澳大湾区分中心及气象科技融合创新平台落地广州开发区中新知识城建设完成。
此前,世界气象中心(北京)粤港澳大湾区分中心被纳入省、市年度重点工作,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气象研究的桥头堡和国际一流的气象学科创新平台。当前,项目正严格按照工程建设绿色施工六个百分百标准推进。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首个世界气象分中心,致力于预报预警核心关键技术突破、世界级气象高端人才培训和气象融合智能装备研发,抢占气象知识经济新赛道,助力大湾区发挥全球气象业务“桥头堡”作用。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
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简称“广纳院”),由广州高新区与中科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共建,定位为国际一流的纳米技术转化基地,将创建完整的1-9级科技创新链,形成创新链上中下游同步协调发展机制。位于知识城的“中国纳米谷”正是由广纳院还与区属国企联合打造。

中国纳米谷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
黄埔材料研究院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由广州高新区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共建,聚焦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对重点新材料的需求,以增强先进材料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着重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研究,突破重大工程和新兴产业培育急需的核心关键技术。目前,黄埔材料院已布局建设航空轮胎动力学大科学装置等平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由广州高新区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共建,重点围绕微波通信、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西电具有优势、与知识城产业契合度高的学科和专业,探索建立以产教融合为目标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目前,位于知识城的西电校区主体结构建设完成超50%。
研发机构是强大的科研后盾
也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
知识城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现有优势
促进新型研发机构的高质量发展
带动区域产业经济创新发展